页头图片

青海_直通地方_中国政府网

2024-01-06 项目展示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本省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9′-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青海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尔族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青海全省均属青藏高原范围以内,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县下川口村,海拔高度为1650米。青南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青海省地貌相接的四周,东北和东部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相过渡,北部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过阿尔金山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相隔,南与藏北高原相接,东南部通过山地和高原盆地与四川盆地相连。在总面积中,平地占总面积的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面积占26.3%,3000米——5000米的面积占67%,5000米以上占5%,水域面积占1.7%。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东部雨水较多,西部干燥多风,缺氧、寒冷。

  年平均气温受地形的影响,其总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青海省境内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1~9.0℃之间,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6.9~-4.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6.0~20.2℃之间。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祁连山区、青南高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较暖的东部湟水、黄河谷地、年平局年气温在6~9℃左右。全省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慢慢地减少,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祁连山区超过500毫米,东南部的久治、班玛一带超过600毫米,柴达木盆地少于100毫米,盆地西北部少于20毫米。无霜期东部农业区为3~5个月,别的地方仅1~2个月,三江源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全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仅次于西藏高原,平均年辐射总量可达5860~7400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时数在2336~3341小时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近年来,青海省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加之生态建设保护工程的实施,青海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青海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衔接部位,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作用多样,全省主要成矿区(带)由北向南划分为:祁连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柴达木盆地成矿区、东昆仑成矿带、“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北段成矿带等。其中祁连成矿带以有色金属、石棉、煤为主;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以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为主;柴达木盆地以石油、天然气、盐类矿产为主;东昆仑成矿带以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为主;“三江”北段成矿带以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矿产为主。按矿产种类的区域分布,大致有“北部煤,南部有色金属,西部盐类和油气,中部有色金属、贵金属,东部非金属”的特点;矿种上,有矿产种类多,共生伴生矿产多,小矿多,矿产地部分散,矿产资源储量相对集中的特点。全省盐湖类矿产资源(钾、镁、钠、锂、锶、硼等)储量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已在全国占有主体地位。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矿产总类88个,单矿种产地数1044个,其中,大型168个,中型241个,小型635个。在已探明的矿藏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4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镁、钾、锂、锶、石棉、饰面用蛇纹岩、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有24中排在前三位。2010年在青海冻土带又发现了“可燃冰”资源,使中国变成全球上第三个在陆地上发现“可燃冰”的国家,入选全国十大地质科技成果,有望成为未来的新型能源。截止2014年底,全省共有矿山844家,从业人数6.35万人,年产矿石总量9950.4万吨,2014全年矿产资源开发工业总产值519.34亿元,总利润96.77亿元。

  盐湖主要集中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大柴旦、格尔木地区及东部乌兰县境内和西部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共有31个大中型盐湖,60多个矿床、矿点、矿化点,已发现大中型钾镁盐矿产地10多处,硼矿产地18处,锂矿3处,钠盐矿12处。其中储量超过100亿吨的特大盐湖有2个,10-100亿吨的大型盐湖有6个,储量几千万吨的小型盐湖星罗棋布,主要大中型盐湖有:察尔汗、大浪滩、昆特依、一里坪、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大柴旦、茶卡等,其中察尔汗盐湖是全国最大钾镁盐矿床。盆地盐矿以液体矿为主,液固并存。博大的盐湖、盐矿中有丰富的钠、钾、镁、锂、锶、硼、溴、铷、铯、石膏、芒硝、天然碱等十几种矿种。已确定进入国家矿产资源储量表的主要有,盐矿303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3.06%;镁矿56.55亿吨,占87.24%;锶矿2294.05万吨,占50.24%;锂矿1612.49万吨,占83.75%;钾矿8.03亿吨,占79.88%;硼矿1936万吨,占25.44%。

  青海境内的矿产资源种类很多,品位普遍较高,分布范围较广。其中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具备极其重大地位。青海的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镍、钴、锡、钼、锑、汞等。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钡、钛等。稀有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锢、镉、锶、锆、锂、铍等。境内所产的贵重金属矿产有:金、银、铂等。还有冶金辅助原材料等非金属矿产:熔剂石英岩、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耐火石英岩、硅石、耐火粘土等,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青海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芒硝、硼、磷、天然碱、硫铁矿、自然硫、砷、重晶石、化工灰岩、伴生硫等17种。青海的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白云母、石棉、熔炼水晶、石膏、水泥石灰岩、水泥粘土和玻璃用石英岩等42种。地处柴达木盆地的茫崖石棉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棉矿床,已查明储量为3829万吨,居全国首位,占国内总储量的42.20%,所产石棉的质量好,以中短棉为主,可纺性强,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海北祁连县所产的石棉具有特殊的“湿纺”性能,可同加拿大魁北克石棉相媲美,驰名中外。

  截至2013年,全省土地总面积共69.66万平方公里(0.6966亿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10.7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75%,农用地中耕地面积58.82万公顷,牧草地面积4081.46万公顷,林地面积354.29万公顷,园地面积0.61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27.5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40%;未利用地面积2428.1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85%。

  全省草地面积3644.94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161.03万公顷,分为9个草地类,7个草地亚类,28个草地组,173个草地型。在各类草原中,高寒草甸为2366.16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64.92%,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体。在草地总面积中,可利用草地占86.72%,其中夏秋草场1825.35万公顷。在全省173个草地型中,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品种的草地型有40个面积为2091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7.37%。全省可利用草地每年总产牧草约7980万吨。

  2014年底存栏大小牲畜2299.87万头只,主要牲畜品种有八眉猪、海东鸡、青海高原牦牛、青海白牦牛、大通牦牛、柴达木山羊、柴达木绒山羊、贵德黑裘皮羊、欧拉羊、蒙古羊、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河曲马、玉树马、柴达木马、大通马、青海挽乘马、青海骆驼、青海毛驴、青海白唇鹿、青海马鹿等。

  全省耕地面积58.80万公顷,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5.3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07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8.01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50.59%,油料作物面积15.09万公顷,占27.25%;蔬菜种植培养面积4.83万公顷,占8.72%。农作物复种指数3.6%.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为:粮食104.81万吨、油料31.51万吨、蔬菜158.58万吨、水果1.32万吨。主要农产品品种有小麦、青稞、玉米、油菜、蚕豆、豌豆、马铃薯、胡麻等。主要水果品种有红元帅、红星、红富士、贵德长把梨、软儿梨、杏、桃、李子、樱桃、沙果、核桃、花檎、草莓、西瓜、葡萄等。

  全省有水域面积1970万亩,河流、湖泊众多,适宜野生鱼类繁殖和人工养殖,特别是人工养殖水产品数量增长迅速,种类增多,一些外地鱼、虾、蟹等品种也落户高原水域。

  2014年,全省水产品产量9000吨,主要为鲑鳟鱼。全省分布的各类水生野生动物中,哺乳类1种(水獭)、两栖类分属2目5科6属9种、鱼类分属3目5科18属51种。鱼类主要以裂腹鱼亚科和条鳅亚科为主,且多数种类为我国特有的高原珍稀物种。按省鱼类区系分布,境内有21种产于长江水系、22种产于黄河水系,8种产于澜沧江水系,19种产于内陆水系。属国家二类保护水生生物有大鲵、水獭、川陕哲罗鲑3种,省内重点保护水生生物有青海湖裸鲤、齐口裂腹鱼等14种。

  全省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有499种,占全国4865种的10.26%。其中哺乳纲8目23科53属103种,鸟纲17目60科168属380种,两栖爬行4目10科11属16种。全省动物区系特征为地理群落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种类分布具有大面积的一致性,生境优势种单一,但种群数量较大,分布广,具有青藏高原的特殊性;草原、草甸物种资源丰富,森林树栖和典型湿地类型的种类缺乏,有着非常明显的垂直分布变化和生境的差异;在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边缘及青南地区的边缘地带有过渡种类分布。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1种):黑鹳、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绿尾虹雉、黑颈鹤、大鸨、金钱豹、雪豹、云豹、藏野驴、马麝、林麝、野骆驼、白唇鹿、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由于青藏高原隆升而伴随的寒冷气候抑制了热带与亚热带科属的侵入,使温带植物区系得到充分发育,具有典型的温带特征。

  全省有维管束植物113科,564属,2100种,占全国维管束植物28000种的1/13。其中,蕨类植物8科,16属,29种;裸子植物2科,6属,28种;被子植物103科,542属,2000种。包含10属以上的大科有:藜科、石竹科、毛茛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茄科、伞形科、龙胆科、紫草科、玄参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15科。青海植物种类较少,特有种、属较少。青海主要特有种有青海云杉、青海黄芪、柴达木沙拐枣、白刺、青海虎耳草、中国沙棘。特有属多为整个青藏高原所共有或与周围省区所共有。

  全省林地面积112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6%。森林面积44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1%,较2010年增加0.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达到35.29%。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367.8万公顷,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496万公顷。现有森林公园18处、总面积4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面积29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11处、面积18.7万公顷。国家级良种基地4个,面积0.1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6.7%。 沙化土地面积为125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

  全省枸杞种植培养面积达2.93万公顷、干果产量5.4万吨,沙棘15.33万公顷、可采果利用面积2.71万公顷,核桃1.19万公顷、年产量1067吨,大果樱桃0.13万公顷。枸杞、沙棘、大果樱桃、核桃实现年产值24亿元以上。

  青海历史悠远长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很丰富。青海现有三江源、青海湖、昆仑山、塔尔寺等世界级旅游资源11处,有唐蕃古道、日月山、孟达天池、马场垣遗址、“外星人遗址”热贡艺术等国家级旅游资源52处,有虎台、老爷山、南禅寺、北禅寺等省级旅游资源数百处,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90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0家,3A级景区57家;星级宾馆219家,其中5星级2家,4星级31家,3星级99家,2星及以下87家;旅行社247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5家;乡村旅游接待点2853家。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被国家地理杂志等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主要景点为“两湾、两岛、一剑”(两湾是指金沙湾、仙女湾,两岛是指鸟岛、沙岛,一剑是指二郎剑)。其中鸟岛被称为“百鸟的王国”,环湖地区共有鸟类191种,斑头雁、棕头鸥、鸬鹚总体数量达40余万只。每年春季约有超过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等地飞来的十多种候鸟在鸟岛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所罕见。青海湖的珍稀动物还有“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和“普氏原羚”。

  塔尔寺位于距省会西宁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已有400多年历史。寺院香火鼎盛,影响深远。全寺建筑格局别具一格,由许多独立的佛塔、殿宇、僧舍组成,是藏汉结合式的建筑群,占地40多公顷。大金瓦殿、小金瓦殿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尤为著名。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

  孟达天池在青海省东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池面积约300亩,池水清澈碧澄与蓝天一色,群峰倒影,随波微动。湖中水鸟飞翔,鱼儿舒然游动。林区内生长着垂直分布的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540余种,被称为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青藏高原的璀璨明珠”。

  祁连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一点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是众多游客来祁连之旅必登的胜境,作家、诗人、艺术家的写生采风基地。

  2014年人口出生率14.67‰,比上年高0.5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8‰,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49‰,比上年高0.46个千分点。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现有54个民族成份,2014年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74.09万人,占46.98%。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仅低于西藏和新疆,高于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据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各少数民族中,藏族137.50万人,占总人口的24.44%;回族83.42万人,占总人口的14.83%;土族20.44万人,占总人口的3.63%;撒拉族10.70万人,占总人口的1.90%;蒙古族9.98万人,占总人口的1.77%;其它少数民族2.25万人,占总人口的0.40%。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其中有5个藏族自治州(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藏族自治州)、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个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1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2个回族自治县(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2个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个蒙古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2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98%,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2303.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9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4.31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853.08亿元,增长8.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4.56%、63.5%和31.94%。三次产业体系由2013年的9.6︰54.3︰36.1转变为2014年的9.4︰53.6︰37.0。

  2014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9%,工业生产者进价下降2.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持续上涨0.9%。西宁市新建住宅房屋销售价格持续上涨4.8%,二手房屋销售价格持续上涨1.6%。

  2014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68亿元,增长12.4%。其中,实现增值税30.93亿元,比上年增长8.9%;企业所得税19.82亿元,下降8.6%;营业税77.85亿元,增长10.5%;个人所得税6.28亿元,增长33.2%。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79亿元,下降7.5%。

  2014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5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其中,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15.5%,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23.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9.9%。规模以上工业公司产品销售率为93.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106.19亿元,比上年下降28.6%。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利润86.27亿元,增长3.1%。

  2014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280.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注册地在省内的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29个,实现利润13.49亿元。

  201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3.7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07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0.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3千公顷。其中,小麦88.58千公顷,减少6.84千公顷;马铃薯92.90千公顷,减少0.78千公顷;玉米27.00千公顷,增加3.71千公顷;青稞43.48千公顷,增加4.15千公顷;豆类27.03千公顷,减少0.11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4.9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45千公顷。其中,油料150.88千公顷,减少7.48千公顷;枸杞22.57千公顷,增加0.87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8.1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45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4.81万吨,比上年增长2.4%,2008年以来连续七年超过百万吨。

  2014年全省育活仔畜758.8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5%;成幼畜死亡26.20万头(只),比上年下降38.3%,成幼畜死亡率1.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畜存栏1941.81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0.2%;全年肉用畜出栏750.23万头(只),增长2.5%;牲畜出栏率43.0%,提高1.6个百分点;牲畜商品率36.1%,提高1.4个百分点。

  2014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0%。按投资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39.93亿元,增长21.5%;民间投资1240.12亿元,增长21.5%;港澳台及外商投资28.67亿元,下降12.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39.46亿元,增长27.6%;第二产业投资1281.88亿元,增长10.5%,其中工业投资1204.57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投资1487.37亿元,增长31.1%。全年基础设施投资1021.41亿元,增长47.5%。

  2014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0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商品房投资190.67亿元,增长19.4%(其中90平米以下住宅投资提高74.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4.28亿元,增长44.5%。

  201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9.68亿元,增长13.1%,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387.78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1.15亿元,增长11.9%。

  2014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718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额112833万美元,增长33.2%;进口额59063万美元,增长6.3%。全年新批外资项目9个。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6.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0.50亿美元,下降46.5%。

  201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529.87亿元,比年初增加427.32亿元,同比少增加146.84亿元,同比增长10.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71.73亿元,比年初增加769.06亿元,同比多增加165.9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035.96亿元,增长25.7%。消费贷款余额192.36亿元,同比增长33.6%。

  2014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6.57亿元,增长19.9%;财产险保费收入22.99亿元,增长17.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6.52亿元,增长14.8%。全年保险赔付额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寿险赔付额3.85亿元,增长30.1%;财产险赔付额10.53亿元,增长16.4%;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3.69亿元,增长12.8%。

  2014年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207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1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7270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9公里,增加491公里;民航通航里程92536公里,增加29716公里。

  2014年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69.6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9%,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5.89万辆,增长19.0%。民用轿车保有量34.15万辆,增长23.2%,其中私人轿车29.08万辆,增长25.8%。

  2014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0.2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量3.54亿元,增长20.3%;电信业务量76.74亿元,增长21.5%。年末移动电线%,固定电线%。电线部/百人。

  201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5.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内游客2000.43万人次,增长12.6%;入境游客5.15万人次,增长10.7%。旅游总收入201.9亿元,增长27.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00.31亿元,增长27.3%;旅游外汇收入2574.35万美元,增长32.6%。

  2014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9.7%,与上年持平;普通初中毛入学率110.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083人,在学研究生3035人,毕业生821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8万人,在校生6.75万人,毕业生1.7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3万人,在校生7.72万人,毕业生2.0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92万人,在校生11.35万人,毕业生3.24万人。初中学校招生7.36万人,在校生21.20万人,毕业生6.1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7.63万人,在校生46.11万人,毕业生7.8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397人,在校生2250人,毕业生19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50万人。

  2014年全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402项,比上年增加67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0项,应用技术成果338项,软科学成果14项。专利申请1534件,比上年增加43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60件,增加140件。专利授权619件,比上年增加11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0件,增加19件。签订技术合同805项,成交金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1个,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52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2014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46个,公共图书馆49个,博物馆22个;广播电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0%,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电视台8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5%,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出版杂志378.1万册、报纸13737.5万份、图书1213万册(张),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384万册(张)。

  2014年末全省有卫生机构1760个,床位3.31万张。其中,医院185个,床位2.70万张;卫生院405个,床位424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卫生人员3.0万人(不含诊所、卫生站、医务室和村卫生院室),其中,执业医师0.89万人,注册护士1.24万人。

  2014年年末全省有等级运动员149人,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人,国家级运动健将4人,一级运动员65人,二级运动员79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9.85亿元。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人: 火狐体育全站app最新官方下载
电话: 020 - 2216 5516
传真: 020 - 2216 5516
Email: admin@rq95.com
QQ:
微博: rq95/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4019室